「我每天幾乎整晚都在作夢,覺得睡不飽。醒後口乾舌燥、腰痠背痛,精神不振。…;不知道為什麼自己這麼容易緊張、忍受不了一丁點兒疼痛,我真的不是故意要這麼神經兮兮的...;我很容易過敏,什麼營養保健品幾乎都試過,生活環境也弄得一塵不染。但為什麼身體還是這麼差?」

前述的這些狀況,是部分患者在診療過程中提到的各種困擾。我猜想他們幾乎都試過各種治療,但卻還是找不到病因,苦無治療對策。很多人難以理解,全身上下一堆毛病會與呼吸有關,而且竟然是因為「吸了太多」空氣。當提及「呼吸過量」時,幾乎所有人都會懷疑:「不是缺氧嗎?怎麼可能是氧氣量過多呢?」

面對患者的這種刻板印象,最直接的驗證,就是回歸到基礎生理數據。就醫學定義來說,只要呼吸量「超過身體代謝所需」,就算是呼吸過量,正式學名叫做「過度呼吸」(Hyperventilation或Over-breathing)。那麼到底身體代謝所需的呼吸量是多少呢?答案是每分鐘1.25公升的空氣(約含有0.25公升的氧氣)。這個量有多小?我們把一般常見的活動呼吸量,列舉出來比較一下,就會看到彼此之間的差異:

根據上列的基礎生理數據,會發現不管從事何種活動,我們每分鐘的呼吸量已經大過基本需求。絕大多數的人,呼吸經常處於一種過量狀態,因此很容易變成「過度呼吸」(Hyperventilation/Overbreathing)。我們亦可根據「Nijmegen過度呼吸問卷量表」進行簡易初步的判斷。

一般來說,過度呼吸可區分為急性與慢性二類。急性過度呼吸較為一般大眾所知,如突發性喘不過氣來、急促深呼吸,卻反倒覺得吸不到空氣,進而產生心悸、胸悶、盜汗、頭暈、四肢麻木無力…等症狀,嚴重者甚至會眼前一黑、癱軟暈厥過去。由於這種突發性呼吸失衡的發作症狀容易判別,因此急性過度呼吸比較容易防範與治療。但根據統計,在所有的「過度呼吸」個案裡,只有1%屬這種急性過度呼吸。其他99%,都屬另一種不易察覺、長期演變而成的「慢性過度呼吸」。

慢性過度呼吸的形成,其實是「習慣」所導致。我們可以把慢性過度呼吸這件事想像成胃口,我們總是在不知不覺中越吃越多,但其實不是真的因為餓或身體所需,而是一種不經意的習慣。當胃口被養大了,就會累積過多熱量,等到發現時,身體無形中已胖了一大圈。棘手的是,「飲食」與「體型」的因果關係比較能從外在判斷,控制起來也比較容易,但慢性過度呼吸與其所導致的身體不適,卻不容易從外顯結果或量化數據中發覺。

為什麼「慢性過度呼吸」會變成我們不自知的習慣呢?因呼吸經常伴隨著我們當下的心思意念、喜怒哀樂、行住坐臥等…生理或心理的變化,常會不自覺地多吸入空氣。尤其當我們特別投入工作中時,呼吸量經常會飆高。

舉凡生活科技、感官享受、工作性質、社會脈動、環境變遷…等,有太多外在因素牽動,讓我們張口大笑、大嘆喘息、吆喝大喊、滔滔不絕地說話、緊張地深吸氣、急躁地喘息、興奮地加快呼吸、忙碌到忘記把嘴巴閉起來等等…。

當我們恣意地隨情緒、動作起伏呼吸,不去約束、調控自己的呼吸量時,身體就會像一個接著打氣幫浦的充氣袋,時時都被充入過多的空氣。尤有甚者,在深呼吸練習與運動風潮的帶動下,呼吸量更是倍數增長,如深呼吸每分鐘呼吸量可增加5倍,激烈運動時則增加20倍以上。

根據門診時的觀察,我發現許多患者坐著聽治療計畫時,就有呼吸聲深沈、嘴巴微開呼吸、動不動就噴鼻息或「吐大氣」的徵狀。除此之外,許多患者躺在診療椅上時,都可清楚感受到他們呼吸的動作很大,胸腔或腹腔起伏相當明顯。有時坐在他們身旁時,甚至可感受到呼吸的氣流在我的雙手間流動,而這些都不是一般常態呼吸應該有的現象。

要判斷自己是否有呼吸過量的情況,可自行觀察是否有以下的情形:


呼吸不規則:鼻子頻仍抽吸氣、打呵欠、噴鼻息、嘆氣
呼吸聲音大:聽得見呼吸的氣流聲、呼吸有喘聲、入睡有鼾聲
呼吸速度快:不到5秒就呼吸一次(每一、兩秒就吸氣),或每分鐘呼吸超過14次
呼吸動作大:胸部或腹部明顯起伏,或經常做出像深呼吸的擴胸動作
呼吸用嘴巴:下意識地嘴巴微開呼吸,尤其是運動、聊天或睡覺時

這些習慣可能出現在任何時候。從早上一起床、上下樓梯、用餐飲食、說話、工作、上課、如廁沐浴、家事運動等…日間活動,甚至連就寢時,只要沒有注意到自己的呼吸,就會在不知不覺間「多吸」氣。經年累月下來,呼吸過量的程度就會越來越大,屆時大腦的呼吸中樞就會像大胃王的胃口一般,覺得自己需要吸進大量空氣才足夠,而難以收斂。

根據臨床上的觀察,從事某些職業、有特別嗜好或特殊生理症狀的人,極可能成為慢性過度呼吸一族,例如:
 

長時間講話的教師、業務員、客服人員或線上直播主
大聲喊叫拍賣的售貨員
經常大量換氣的運動員、管樂家、聲樂家或歌手演員
得耗費大量體力的勞動者
工作緊湊忙碌的上班族
習慣做深呼吸的人
喜歡登山、跑步、騎單車或做有氧運動的人
有吸煙習慣者
過敏性鼻炎患者、氣喘患者或口呼吸者
孕婦

這些列舉的類型僅為部分人士,主要是想跟大家說明,絕大多數的人都不自知有慢性過度呼吸,不僅不認為自己呼吸有任何異狀,還反倒追求增加肺活量、多吸空氣的呼吸訓練,希望透過前述的說明,能提供大家不同的思考面向,也能嘗試對自己的身體有另一番的體察。

 

全文乃林彥璋醫師原著,引用請尊重智慧財產權註明出處

 


「無恙森林」,由自然牙醫_林彥璋醫師創辦,結合呼吸、筋膜、飲食營養、心靈四大領域,
是一個以推廣正確健康觀念、啟動人體自癒力為導向的健康促進中心。
中心定期舉辦課程與健康講座,提供客製化全方位健康促進計畫,盼望能喚醒現代人對身心的自我覺察力,找回失落已久的治癒勇氣。
 
「我們相信疾病看似人生低點,實則是健康起點。這當中尤其需要自主的學習和身體力行。」
 
歡迎您加入無恙、享受森林,讓我們為您播下自癒的種子,灌溉如植物終能綻放綠意的療癒過程🌿。
 

—All is well,一切會好轉的—

 

(我們有:臉書部落格出版書籍網站,希望與關心健康的你,一起對話。)

線上預約諮詢服務:https://facebook.com/alliswell.tw/inbox/

arrow
arrow

    無恙森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