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了每晚能好好睡上幾個小時,你會選擇吞一顆安眠藥;把自己灌個爛醉;
或者試圖強迫自己練習呼吸、規律運動、調整作息?
一個簡單的問題,道出現代人的困境。
我們都知道怎樣是比較健康的,但對於已身心俱疲,明天還要應付工作學業的自己,真的有力氣做到任何改變嗎?
談到身心問題,大部分人立即想到的大概就是那一粒粒精神科藥物。
從1980年代發芽到盛行,藥理學曾經徹底改革了精神醫學。媒體、大眾與醫療專業,普遍接受心理疾病成因主要來自腦部化學物質不平衡。
於是,藥物取代了心理治療,讓病患習慣壓抑困擾。
近40年後的今天,這樣的思潮仍然存在。
身為健管師,我所接觸到的個案,幾乎十人當中就有六人,一生當中都曾經,或有正在服用諸如安眠藥、百憂解、鋰鹽、贊安諾、利福全、煩寧等藥物的經驗。
但不可否認的是,對於那些身心無力到,寧願吞一顆藥換得幾個小時「正常生活」的人們,藥物確實可以幫助卸下重負。
美國創傷研究的先驅,也是《心靈的傷,身體會記住》一書的作者Bessel van der Kolk認為,這種做法僅能當作輔助治療。
他發現精神科藥物有嚴重的負面影響,人們轉移了對疾病的注意力,不去處理潛在的、根本的問題。看看過去三十年,藥物用量不減反增,就能明白整體成效如何。
他提出上述醫療模式,忽略了三個基本事實:
⭕我們有能力摧毀彼此,也有能力互相療癒,恢復社交關係與社群連結是復原的關鍵。
⭕語言藉由敘述我們的經驗、幫助我們下定義、找到共同的意義而賦予我們改變自己與他人的力量。
⭕我們能藉著呼吸、移動和觸摸等基本活動來調節自己的生理機能,包括身體與腦部一些不受意志控制的功能。
當我們忽視人類這些最核心的層面時,我們也就奪走了癒合創傷、恢復自主的能力。
如果每個受苦的人都只是患者而非參與者,那麼他們就會跟自己的環境隔離,也與內在的自我異化...
所以,無論現在的你是否正徘徊在谷底邊緣,想著是否有不用再依賴藥物的一天;亦或者你正努力咬緊牙關,獨自一人找尋所有可能的治癒之道。
🌱邀請你加入無恙、享受森林,為自己尋回生命的掌控權。讓我為你播下自癒的種子,灌溉如植物終能綻放綠意的療癒過程🌱
「只有一件事能使治療的工作成為可能,那就是以敬畏之心看待患者為了求生存所做的一切努力」。
(無恙森林丹筆,引用請尊重智慧財產權)
—All is well,一切會好轉的—
參考文獻
Bessel van der Kolk,《心靈的傷,身體會記住》,大家出版社(2017)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