呼吸是我們所有生理機制中,唯一可以自主運作或由意識控制的生理機能。你可以選擇不注意呼吸,造成對身體的傷害,你也可以選擇控制呼吸,讓它成為你經常覺察的一部份...
所以當我們捨棄對呼吸做有意識地控制時,身體會啟動反射性地呼吸機制,由大腦中最原始的部分控制,變得容易受到思緒與感覺的影響,因而干擾及破壞呼吸的節奏。
當我們不再有意識的控制呼吸時,呼吸極有可能會變得不連續、急促和不規律。
就像你因為不良習慣造成腳部問題,如果你選擇忽視腳而不去感覺,也不去做調整,只是依如往常繼續走路,最終你的腳會扭曲變形,你將付出更高的代價做治療,現代人之所以有那麼嚴重的慢性問題,就是這樣造成的。
相同的事情也會發生在呼吸上。你可以選擇不注意呼吸,造成對身體的傷害,你也可以選擇控制呼吸,讓它成為你經常覺察的一部份。
當你願意開始覺察,行為的改變也就開始了。
重新「訓練」呼吸 調理身體百般疑難雜症
目前專家已列舉至少 30種常見病症源自於失調的呼吸行為,150種以上的病症可透過訓練呼吸而得到改善。這當中包含:
就醫學上的病症—「過度呼吸」來看,患者發作時不僅會影響到睡眠、神經、心理、心血管、腸胃機能,還會引發諸如頭痛、頭昏、注意力減退、焦慮、胸悶、心悸、脹氣、腹痛、睡眠障礙、自律神經失調、鼻塞過敏、筋膜疼痛等症狀。
上述問題看似成因複雜,患者往往跑遍醫院診所各大科別,過程勞心勞力,又充滿著沮喪和疑惑。然而若仔細袍根究底,就會發現,其實只要從日常「訓練」好呼吸,許多問題都自然能防範於未然,甚至迎刃而解。
沒錯,呼吸是能夠訓練的
我們平常早習以為常的呼吸,可能一直以來都伴隨不正確的呼吸節奏、不正確的呼吸量、不正確的使用呼吸肌群、或是幾乎用口呼吸,而非用鼻呼吸──無恙呼吸自癒法就是在這種導正的觀念下誕生。
它以慢節奏重新體會呼吸的感動,除了改變睡眠,也改善體內健康本質,人也樂觀了起來。
在呼吸「復健」的過程中,其實就是用最自然、非侵入性、自體恢復、緩慢而有效的方式改變體質。
雖然這樣子的主張,與目前醫學上大部分理論與觀點相悖,但無恙健康團隊並不打算因此打退堂鼓,反而是在一個個真實的臨床實證案例中,再次應證我們所堅持「緩慢」的初衷與信念。
看著一篇篇「睡眠品質變得更好」、「終於不再焦慮恐慌」、「覺得呼吸更順暢更有精神」、「身體不再痠痛麻」的溫暖分享時,就是我們最大的成就感。
重新檢視自己的呼吸,試著減量、緩慢體會每一口氣的浪漫,也許你會發現最深層的箇中奧妙。
(無恙森林丹筆,引用請尊重智慧財產權)
—All is well,一切會好轉的—
1 菩提格官方網站https://buteykoclinic.com/
留言列表